建筑圈里的女强人扎哈走了,身后跟着一串奇形怪状的楼阁,还有杭州铜匠朱炳仁的叹息。那场关于“飞亭”的赌约,变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诺言。
扎哈的曲线人生
这女的的设计跟她的命似的,全是戏。这伊拉克来的英国女建筑师,就靠她那特色曲线,把全球给拿下了。从广州的歌剧院到北京的望京SOHO,她的作品简直就是个标签,一眼就能认出来。
65岁挂了确实挺早的,咱得知道,搞建筑这活儿,65岁那可是巅峰时期。贝聿铭那老先生90多岁了还在画图搞苏州博物馆,结果扎哈连退休金都没拿到手。这大概就是天才的命。
"纸建筑师"的魔咒
这扎外号儿叫“纸面大师”,她那设计,简直前卫得要命,好多都只能在图纸上画圈圈。那些飘逸的线条,看得施工队的小伙伴们直想撂挑子不干。
"飞亭"一开始就被当成了个不可能的挑战。组委会把国内外一堆建筑公司都请来过,结果人家一看图纸,直接摇头说:“这事咱们干不了。”就连扎哈的团队自己都感觉没戏,差点就打算退出这个双年展了。
铜匠的倔强
朱炳仁,这杭州铜匠可是个狠茬子。图纸一过目,他拍胸脯保证能搞定。还跟扎哈来了个赌约:要是按时完工,扎哈就得来双年展露个脸。这手段,直接把扎哈给镇住了。
20天搞定12米高的钢架大楼,这进度比特斯拉盖工厂还猛。朱炳仁那帮人整天泡在图纸上,剩下的时间全在拼命赶活。听说那阵子他们工作室的咖啡喝得那叫一个多,都快把记录给破了。
鸟巢的"飞亭"
2013年,“飞亭”在鸟巢广场亮相了。顶儿尖儿的三根金属杆儿直指云霄,远看去,简直像变形金刚来地球开派对。路过的小伙伴们都懵了:这难道是外星人丢下的艺术品?
扎哈一看成品就乐了,这东西算是那种能把图纸上的奇思妙想给弄出来的少数几个“神经病”设计之一。她和朱炳仁说好要找个时间好好聊聊,结果这事就搁置在邮件里,再也没下文了。
杭州的遗产
这“飞亭”搁朱炳仁在杭州的工坊里。这东西占地方有22平,搬家时肯定没少遭罪。来人一看,朱炳仁就得从头到尾唠一遍他和扎哈的八卦。
这扎哈在全球的建筑作品那可是数不胜数,可一到杭州,就只剩下这一件了。真是巧得离谱,她那些设计都是超级大块头,就这12米高的小家伙,竟然成了她在杭州的代名词。
未完成的约定
朱炳仁透露,原本计划要把“飞亭”打造成一个永驻的建筑物。可现在,这计划泡汤了,就跟扎哈那些半途而废的设计一个德行。
建筑师跟铜匠那场赌,最后握手言和。一方搞定了那看似天方夜谭的活儿,另一方也履行了参展的诺言。可那场原本说好的饭局,愣是成了永远的遗憾。
想象一下,如果扎哈再看看现在的杭州城,她会搞出啥让人眼前一亮的疯狂设计来?